中大(深圳)為首間由本港學術機構在內地創辦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經十年茁壯成長,今年歡度十周年校慶,並以「十年風華,融匯創新」為主題舉辦一系列活動。活動不但回顧中大(深圳)的精彩發展歷程,亦啟發眾人繼續努力實現宏大理想。
由中大委託愛思唯爾分析和撰寫的報告揭示了大灣區的強大科研實力,在五年期間的研究成果錄得17.9%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區內目前有42萬名活躍學者,相比2018年增幅近一倍。中大表現驕人,在生物醫學和人工智能領域貢獻了相當突出的研究產出量,其「學科標準化後的論文影響力 」(FWCI)在整個大灣區的高產出院校中更排名第一。
中大在全球高等教育和研究範疇領先的地位再次獲肯定!從大學排名的歷史性上升,到國際發明展上屢獲殊榮,中大透過多元化課程和世界頂尖的教學團隊,致力堅守對卓越學術、創新思維和前瞻性研究的承諾。
作為世界知名的高等學府,中大一直透過不同活動,致力促進各界就不同議題互相交流意見。最近,中大就舉辦了多場國際會議和論壇,包括匯聚了中國首艘自主建造極地科考破冰船的科學家的氣候會議、探討佛教與生物醫學倫理的對談,以及商學院成立 60 周年的國際金融論壇等活動。
作為一所國際大學,中大致力促進不同地區高等學府間的交流。在2023年底,中大舉辦了數場校長論壇,並倡議成立「一帶一路」中醫藥發展聯盟。而為慶祝60周年校慶,中大過去幾個月舉辦了一系列紀念活動,包括校慶晚宴,及邀請到著名大提琴家馬友友訪問中大。
中大學者繼續憑藉非凡學術成就獲國際間認可。13位中大學者入選2023年「全球最廣獲徵引研究人員」;另有一位獲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成為該年度新獲選院士的唯一香港代表。一同細數中大傑出學者們的成就!
適逢香港中文大學成立60周年,多位成員及教授取得傑出榮譽,可謂喜事重重。不久前,Katalin Karikó教授獲中大頒授榮譽理學博士學位,約兩個月後,她獲得2023年諾貝爾醫學獎殊榮;廖維新教授成為香港首位榮獲達文西獎的學者;程鴻教授及其研究團隊榮獲計算機協會頒發最佳研究論文獎,為首次有香港學者獲此殊榮;副校長陳德章教授獲歐洲腫瘤學會頒發「終身成就獎」;校長段崇智教授當選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主席。
中大最近新成立的中心揭幕,為學術交流與科研合作揭開新篇章﹕中大威院生物樣本庫榮獲國際認證,有助帶動香港的生物醫藥發展;何善衡傳染病研究中心則匯聚頂尖研究人員攜手合作,共同對抗傳染病。另外,中大北京中心和上海中心將打造充滿活力的據點,聯動香港與內地深化交流,進一步促進學術、創新和行業協作。
中大傑出學者最近獲頒多個獎項﹕李卓霆教授榮獲2023年IEEE信息理論學會論文獎、秦嶺教授及于君教授膺選為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以及博文訪問講座教授丘成桐教授獲頒2023年邵逸夫數學科學獎。中大亦奠下一個重要里程碑,於202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中首次打入全球百大。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將於2023年6 月21至23日與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協力舉辦THE亞洲大學高峰會,這為期三天的高峰會主題定為「2050年的亞洲大學」,為中大六十周年重點慶祝活動之一。講者來自世界各地包括中國內地、香港、日本、南韓、印度、巴基斯坦、中東及大洋洲等著名學府的校長、副校長及主管人員。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將為高峰會揭幕及進行數場演講。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是全港乃至全球最具創新力的大學之一,一直致力推動本港創科發展,發表突破性研究,影響深遠。近日,中大學生及學者在多項全國及國際大賽中包攬大獎,成績斐然。另外,香港中文大學深港創新研究院(福田)於3月舉行了揭牌儀式,在推動深港科技創新合作上邁進一大步。
2023年是中大創校六十周年的重要里程碑,中大擁有八個學院、九個書院和逾二十五萬名校友,已蛻變成一所極具影響力的國際頂尖院校。大學以「甲子連心,任重志遠」為題,舉行隆重的校慶啟動典禮,更獻上璀璨奪目的無人機匯演,點亮山城夜空。一起回顧典禮的精彩時刻並率先欣賞活動巡禮!
中大一眾傑出學者在學術與科研上努力不懈,他們力求卓越的精神和成就備受國際肯定,例如一位來自建築學院的教授及其團隊為中國農村兒童設計的圖書館,在被譽為建築界「奧斯卡」的2022年度世界建築節中獲獎。另外,在過去數月,七名來自不同學科的中大學者憑其在專業領域中的傑出研究,獲頒國際及國家榮譽。
中大的傑出學者和卓越研究屢獲國際權威性獎項,其中醫學院盧煜明教授憑「無創產前檢測」的革命性技術奪得享譽國際的「拉斯克獎—臨床醫學研究」,中大文物館則榮獲國際博物館協會大獎。中大於多個世界大學排名亦躍升至歷史新高,突顯中大在全球高等教育界的影響力和領先地位。
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關美寶教授在推動應用地理學的多學科研究方面貢獻良多,獲頒該領域最高榮譽「詹姆斯.安德森」應用地理學榮譽勳章。中大醫學院于君教授亦憑胃腸道腫瘤研究的傑出成就,獲中國工程院頒發「光華工程科學獎」,予以表揚。
中大的卓越研究和創新科技在今年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囊括多個獎項,成績驕人。最近亦有中大學者憑嶄新的復康科技發明和推動生物醫學工程教育的貢獻,獲頒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榮銜。
因創傷、病變或衰老等而受損的人體組織或器官,可透過再生醫學修復或複製,為病人帶來希望。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多年來在骨骼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研究深耕細作,傑出成就最近獲國際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學會予以肯定,膺選會士FTERM,是首位香港學者獲此殊榮。
量子傳感技術的應用廣泛,例如醫療掃描儀、天氣模式評估,以至地震活動分析等。中大物理系劉仁保教授憑自旋退相干和量子傳感相關研究貢獻,獲頒「激光科學與量子光學蘭姆獎」,並聯同電子工程學系許正德教授,獲光學領域權威國際學術組織推選為最新一屆會士,科研成就備受肯定。
中大學者的研究項目獲研資局多項資助計劃撥款,以開展創新和高質素的跨學科或協作研究。在最新一輪「協作研究金」撥款結果中,中大的成績更是本地資助大學之冠。在研資局其他資助計劃中,中大學者亦獲得可觀資助支持研究。
疫情下,全球院校的實體國際交流計劃受影響。中大因時推出的網上學生交流計劃,讓學生足不出戶仍能體驗國際學術交流,努力成果早前入圍「2021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亞洲大獎」的獎項,並獲頒「高度讚揚」榮譽。
在過去兩個月,多位中大學者獲頒國際殊榮,表揚他們在所屬研究領域的傑出成就。來自醫學院三位學者成功將無創產前及癌症診斷技術從科研層面應用至臨床診斷,獲世界權威科學期刊《自然生物科技》選為「2020年全球20位頂尖轉化研究科學家」。
中大師生憑創新研究於多個國家及香港學術界具影響力的獎項榜上有名,範疇涵蓋醫學、宗教、工程、心理學、工商管理,以傑出研究和嶄新發明,惠及不同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