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地力量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與中國極地研究所(PRIC)簽署框架協議,進一步鞏固大學在全球極地科學的領導地位。這此歷史性合作標誌著重要的里程碑:香港科學家首次參與國家學術極地研究。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隊中有六位來自香港的科學家,當中有四人來自中大,突顯大學在這個重要研究領域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此外,中大成立的香港極地科學創新中心,將加強大學作為極地科學樞紐的角色。該中心將成為香港連接內地與國際極地科學及科技創新領域的平台。
中大的極地專業知識涵蓋遙感觀測、海洋與氣候研究、能源及環境保護等領域。這項協議意味着大學將能獲得更多資源,並與中國極地研究所合作,在學術交流、人才培養、合作研究、資源共享及研究成果商業化等方面合作。
經濟學皇者
中大的優秀學者陣容鼎盛,最近國際經濟學權威、200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James J. Heckman教授亦成為中大的一份子。他於2024年1月出任中大博文講座教授,並於同年7月出任中大(深圳)傑出大學教授,皆為期三年。
除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他亦獲得Frisch Medal、Dan David Prize及中國政府友誼獎。
他與三位學術巨擘同時擁有中大博文講座教授/博文訪問講座教授頭銜:首位華人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教授;首位華人圖靈獎得主姚期智教授;以及首位華人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教授。
創意無限
中大致力把科學研究及創新轉化落地。最近,中大的科研項目於2024年美國矽谷國際發明節(SVIIF)共獲得11個獎項,再次展現中大研究人員在創新領域的卓越能力。
中大獲得五個金獎及三個銀獎,其中三項發明兼獲特別獎。用於緩解新冠肺炎長期綜合後遺症的合生製劑(SIM01)獲頒國際發明聯盟協會(IFIA)獎;用於提升肢體障礙患者的活動能力的仿生人造肌肉XoMuscle獲美國聯合發明協會(UIA)獎及中國發明協會(CAI)獎;其他獲頒金獎的中大項目包括用於復康的擴增實境復康訓練系統Hope4Care、緩解經期不適和預防子宮內膜內異症的新型兒茶素 ProEGCG,以及治療肌腱病的抑制劑 水凝膠。
由此可見,中大學者勇於創新,上述其中三個獲獎項目是於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研究中心孵化,另外三個項目亦獲得中大支持。
中大排名再創新高
中大與世界其他大學一樣,不斷追求學術研究的突破及質素。最近,於2025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世界大學排名中,中大在全球超過2,000間院校中位列第44位,創下歷史新高。
中大排名比去年上升九位,並連續九年打入全球百大。在17項績效指標中,有六項取得滿分,分別是「機構收入」、「研究生產力」、「研究收入」、「卓越研究」、「專利」和「國際教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