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馬會)捐助成立的五個賽馬會創科實驗室,最近正式揭幕。幾位實驗室總監都是國際知名的創科學者,透過政府「傑出創科學人計劃」下獲邀來香港加入中大。是甚麼吸引他們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建立實驗室?他們又有甚麼研究大計?一起看看教授們的分享!

賽馬會「幹細胞及再生醫學」創科實驗室總監
生物醫學學院杜卓勳教授

杜卓勳教授(Professor Stephen Dalton)曾擔任喬治亞大學的分子細胞生物學教授和講座教授,他坦言決定加入中大是因為看中香港和大灣區的巨大潛力。

他表示:「香港處於極有利位置,有機會成為全球生物醫學研究的『領跑者』。香港政府非常支持對社會有正面影響的創新研究,加上中國內地也是生物醫學研究的新前沿,科研發展蓬勃,機會處處,我十分希望能成為其中的一分子。」

「我在香港創立實驗室得到中大和馬會的大力支持,過程非常順利。實驗室設有最先進的設備,還有才華橫溢的本地及內地人才,大學的基礎設施亦是一流,一切都非常好。」

杜卓勳教授領導的賽馬會「幹細胞及再生醫學」創科實驗室利用專有幹細胞技術,開發新一代治療二型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和肥胖症的療法。他們的新式療法有別於傳統方法,並非透過控制葡萄糖攝取或釋放胰島素,而是在實驗室把多能幹細胞轉化成有助調節新陳代謝的棕色脂肪細胞,然後移植到人體內。這些棕色脂肪細胞可提高代謝率,從而降低血糖水平。

杜教授續說︰「現在,我們進行移植的細胞可以存活大約兩年。隨着技術進步,移植細胞的壽命將會更長。我們的目標,是只需進行一次移植,且這些細胞可存活很長的時間。而最理想情況是病人毋須服用任何藥物。」

賽馬會「師法自然精準醫學工程」創科實驗室總監
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毛傳斌教授

「師法自然」是毛傳斌教授的研究之道,他熱衷於探究大自然蘊含的各種奧秘,從中獲得不少科學靈感。他和團隊主力研究利用噬菌體開發新型生物材料、納米生物技術和拯救生命的新藥物。毛教授曾於清華大學、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俄克拉荷馬大學等院校進行研究,這些經驗讓他在分子、納米和微米尺工程噬菌體研究奠下堅實的基礎。他透過「傑出創科學人計劃」加入中大,創立賽馬會「師法自然精準醫學工程」創科實驗室。他直言,此決定讓他有機會購置先進的實驗室設備,例如發酵器、生物安全櫃等,同時可聘用優秀的研究人員,建立一支有實力的研究團隊。

噬菌體是一種對人類無害的病毒,如同其名,專門吞噬細菌,甚至可治療有抗藥性的細菌感染。在生物材料的開發上,使用噬菌體比化學試劑擁有顯著的優勢︰製造過程更環保、能透過基因微調精準修改,亦可作為平台在分子庫中篩選分子。毛教授現正進行一項研究,冀能開發出用於檢測疾病生物標誌物的創新試劑工具包、用於治療轉移性癌症和超級細菌感染等致命疾病的有效療法,以及用於識別病變歸巢分子及用於精準治療的藥物或基因等先進技術。

賽馬會「天文儀器」創科實驗室總監
物理系嚴人斌教授

嚴人斌教授加入中大前,是美國肯塔基大學的終身教授,他接受中大邀請,成立賽馬會「天文儀器」創科實驗室。作為巡天項目科學家,嚴教授曾主持全球最大的近鄰星系成像光譜巡天計劃SDSS-IV/MaNGA計劃,還曾帶領另一團隊建立了迄今最大和最全面的恆星光譜數據庫,憑著其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引領實驗室未來發展。

實驗室的首個目標是創建賽馬會光譜巡天系統,以研討恆星形成和星系演化。系統由多台高分辨度成像光纖光譜儀及小型大視場望遠鏡組成,可以對銀河系和近鄰星系中的星際介質進行大規模測量和測繪。

他們正研發一種只需傳統光譜儀十分之一價錢,但可達兩成性能的天文儀器,提高性價比。團隊並計劃大批量生產光譜儀,使成本進一步下降,預期在2025年中將儀器送到中國西北部光污染較少和天氣晴朗的地方,例如新疆和青海的觀測站,並進行安裝。透過自動收集數據和影像,將能夠填補幾光年尺度和幾千光年尺度之間現時未有天文光譜數據的空缺。團隊亦會深入分析恆星形成區的物理性質及其反饋機制。

嚴教授說﹕「我的願景是對銀河系中氣體的動態和分布進行全面的測繪,從而深入了解銀河以及恆星誕生的過程。」

此外,由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何宗易教授領導的賽馬會「智能設計自動化」創科實驗室,致力將中大打造成新一代電子設計自動化技術和應用的重要中心;由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Andreas Moeller教授領導的賽馬會「個人化癌症醫療」創科實驗室,則冀望在轉化性癌症研究取得豐碩成果。

五個賽馬會創科實驗室揭牌儀式

中大獲賽馬會撥款4,970萬港元推出賽馬會創科實驗室計劃,旨在支持政府「傑出創科學人計劃」下獲邀來港的國際知名創科學者在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大學成立實驗室,以培育本地創科人才及轉化科研成果,以造福社會。憑藉這些學者的開創性研究,中大將不斷突破科學與創新的極限,引領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