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整個北半球都成為「烤爐」,天氣酷熱難耐。在歐洲,不少地方包括英國北部首次錄得40°C以上的高溫,地獄熱浪導致歐洲上千人死亡。在北美,最高溫紀錄屢被刷新,1.25 億人處於高溫警告下 ; 全球最熱地方「加州死亡谷」的溫度更高達 51°C。在亞洲,中國經歷六十年一遇的高溫旱災,而剛過去的七月更是香港歷來最熱的月份。
熱浪侵襲 全球無一倖免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環境、能源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資深顧問劉雅章教授埋首研究氣候變化四十多年,曾與全球學者共同撰寫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之第四及第五份全球氣候變化研究報告,促使IPCC於 2007 年憑此成果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近十多年,劉教授專注研究熱浪,直言氣候變化是全球熱浪惡化的主要元兇之一,但其他地區性因素都有影響。「以香港為例,今年夏天,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特別強勢,繼而改變颱風路徑及為一些地區帶來酷熱天氣。」
劉教授的團隊透過分析氣候記錄和電腦預測模型,掌握氣候的變遷趨勢,預測不同極端天氣的發展趨勢。「回顧過去五十年的歷史氣候記錄,你會發現熱浪的發生頻率、持續性和強度都有上升趨勢。熱浪在未來數十年會變得更廣泛、更強烈和持續時間更長。」他推算,到本世紀末,熱浪每年出現的日數是現時的2至4倍。在中國、美國、歐洲這些長年受熱浪衝擊的國家或地區,情況會更嚴重。
在香港,許多地方在夏天都熱如桑拿房。由中大建築學院姚連生建築學教授吳恩融教授統籌、與其他大學合作的一項研究發現,香港的社區規劃令它特別容易受持續高溫影響,更預測香港的極端高溫天氣在未來日子會愈來愈多。
吳教授解釋 :「城市的高密度環境會加劇熱島效應。香港的建築環境緊湊擠迫,令城市的風環境惡化,同時混凝土路面和建築物增加了環境的熱應力。白天積累的熱量困在建築環境中,晚上繼續散熱而導致更強的熱島效應和更多熱夜。」
酷熱天氣和熱夜會威脅長者、患有心臟和呼吸系統疾病人士,以及居於人口稠密且低收入地區人士的健康。吳教授補充 :「由於長者對溫度轉變的適應能力和身體散熱能力較弱,因此特別容易受高溫影響。經濟因素、教育水平及對熱疾病的認識程度,都會影響大眾在面對酷熱天氣時的應對方法,例如會否開風扇或空調降溫,以及會否採取合適措施預防熱疾病。」
而熱浪對環境同樣有災難性的影響。中大地球與環境科學課程副教授戴沛權教授領導的一項研究推算,地表臭氧污染及氣候變化將令全球主要農作物產量到2050年減少逾兩成,對糧食安全構成巨大影響。
研究論文第一作者、環境、能源及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梁沛健博士預計,未來糧食出口大國將面臨當地糧食短缺問題,並因作物失收而限制出口,導致外圍糧食價格急劇上漲。
對抗極端高溫
除了節能減廢外,梁博士認為各地政府應採取措施減低熱浪對農作物的影響。他舉例,中國有大量糧食儲備,遇上農作物嚴重失收時,可釋放糧食儲備到市場;香港儲備的食米亦足夠全港人口15天的食量。他表示,研發提高產量的農業技術及利用種子庫保存具天然基因的農作物種子,有助發掘可在惡劣環境生長的農作物品種,減低極端天氣對農作物造成的影響。
吳教授認為,新加坡、香港等大廈林立的高密度城市,政府和商界應考慮提供更多乘涼空間和服務。「有樹蔭的戶外乘涼地方特別受長者歡迎,政府可考慮增設;設置戶外嬉水區、噴霧等設施,都可降低周邊環境的溫度。如要對付熱夜,政府應在熱夜風險較高且長者、低收入人士和無家者較多的地區,增設夜間避暑中心,並改善中心的環境,令有需要人士願意前往使用。」
長遠來說,身兼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榮休教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資深學者的劉雅章教授認為,應從兩大方向著手減低熱浪的影響。一是設計通風透涼、需要較少空調的建築物,二是做好公眾教育。「世界各地發生的熱浪,都和電腦模型的預測一致,我們不能漠視數據背後發出的警告。氣候變化問題正日益嚴峻,我們必須坐言起行,採取行動減低極端天氣帶來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