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依靠「光合作用」維繫生命,必須伸展枝葉以吸收每一縷光線。中大研究團隊亦研發出一種結合光學和磁學的創新技術,用於改造柔軟的磁性材料。在3D打印過程中,團隊透過精確調控光源的強度分布,將平面的磁性水凝膠從二維形態轉化成三維結構。此嶄新技術不僅能用來製作個人化的醫療貼片,還可拓展至人臉複製、資訊儲存,以及仿生軟機器人開發等領域,這些應用皆可通過調節光源的強度靈活實現。
當你品嚐著最愛的糖醋排骨或黑椒牛柳時,有沒有想過這一口殊滋異味背後的代價?中大研究發現,中國内地日益增長的肉類消費正顯著加劇較貧困地區的空氣污染,並加深貧富之間的健康和環境差距。美饌佳餚能為你解饞,但卻也正在影響空氣質素和其他人的健康!
在容納逾萬師生的中大校園,未圓湖畔的踏青笑語、百萬藏書間的靜謐身影,與專程造訪文物館的藝術旅人,竟共構出獨特的人文生態系統。這座隱於山林的藝術殿堂,近日迎來蛻變時刻——籌建經年的新翼「羅桂祥閣」正式啟用,加上同步揭幕的「浮世清音——晚明江南藝術與文化」開幕特展,不僅為文物館半世紀征程奠立里程碑,更在中大這座學術熔爐裡,將傳統與現代的碰撞淬鍊為跨越時空的文明對話。
中大多位科研之星獲得了多個國際獎項及認可。建築學院吳恩融教授榮獲「盧克·霍華德獎」;中大學生團隊在iGEM國際競賽中大放異彩,斬獲金銀雙獎;多位中大學者亦獲選為2024年「全球最廣獲徵引研究人員」。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振奮人心的成就!